《烟花三月下扬州,满园春色关不住》
一、 2月2日FOMC会议:政策放缓,市场大涨。
2月FOMC 会议落下帷幕。美联储进一步加息25基点,联邦利率区间升至4.5%-4.75%,政策步伐进一步放缓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态度“明鹰暗鸽”,表明官员们正在讨论何时将暂停加息。市场对此的反应却非常积极,美股大涨,纳斯达克指数在三大指数中领涨且一度反弹约2.7%,美元指数大幅回落。
2022年11 月份以来,全球风险偏好大幅升温,资产价格出现逆转,中国放弃“清零政策”带来的乐观情绪,同时美国通胀拐点的出现促使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。市场目前充分计价了当前加息的放缓和终结,甚至计入了CME FedWatch Tool对於市场年底有两次降息的预期,因此对於当前的市场水准和重心而言,我们应重点关注终端利率的位置和美联储合适开启降息。
根据过去十余载的个人交易经验历史,若FOMC会议当天的市场价格反应剧烈,通常後市都难以延续甚至出现逆转。
二、2月3日非农报告:美国“火热劳工市场”的隐忧,市场回档。
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51.7万人,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的18万人,失业率进一步降至3.4%创50多年新低。具体从分行业资料观察,服务业为这份靓丽报告做出了主要贡献,休闲住宿增加12.8万、商业服增加8.2万、医疗服务增加5.8万、零售增加3.0万等。制造业增加1.9万表明制造业仍在扩张,但速度明显放缓。
火热劳工市场导致通胀反复:
为何美联储持续的加息还能维持如此火热的劳工市场?一个解释是就业资料是滞後指标,美联储加息的影响还未充分传达到劳工市场,尤其是对於利率不敏感的服务业。强劲的就业会增加社会总收入,可能导致通胀的反复。
服务业通胀在CPI中占比高达58.8%,故服务劳工市场的火热将导致服务通胀拥有更强的粘性,这也是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美国通胀可能反复的可能性,所以在当前市场乐观预期年底降息两次的情况下,我们却维持相对谨慎的态度。
三、结论。
当前的市场定价无论从估值或节奏来观察都存在“预期抢跑”,港股市场的火热逐渐冷却下来,美股市场的前方迷雾重重,A股经济修复的预期是否能持续还有待观察。我们当然需要在2023保持相对乐观,但是对於资产价格而言,保持耐心和理性可能是当下最重要的修行。火热的一月市场已经过去,二月也许还存有余温,三月若有空闲不妨“下扬州”一趟,冬去春来,万物新生。